Return to site
Return to site

在踏上企业IP营销之路前,你真的了解IP的商业逻辑吗?

过去的品牌营销,尤以中高端品牌为例,无一不在营造一种高高在上“仪式感”。而IP营销的本质则是打破“神坛套路”,摘下“一本正经”的面具,更强调品牌与用户之间沟通时的“网感”,通过品牌人格化、内容化,向竞争对手发起粉丝争夺战。

在国内市场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和实战,一波IP营销热浪正在兴起。各大品牌、地产、商铺都在借用小猪佩奇、漫威、迪士尼、梵高这样的头部流行IP做着营销活动,此起彼伏。但绝大多数品牌的IP营销都仅仅停留在“蹭热度”、“刷存在感”这个层面上,并未达成1+1>2的效果,反而给消费者留下没头没脑的品牌印象。于此同时,这些头部IP也因频繁在商业活动中曝光,被过度消费,“烂了大街”,进而面临丧失持久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风险(尤以梵高博物馆为甚,文化艺术类IP特别不适合过度消费)。再者,又有一波企业掀起了打造原创IP的风潮,无论是2C还是2B的业务,都在争夺IP市场的先机(某地产企业在原创企业IP上先后花掉了200万,最后大家只看到了冷清的地产上飘着两只丑陋的猫头气球)。这其中又有多少企业真正了解 IP 的商业逻辑?知道为什么做 IP?怎么做 IP?又有多少人在盲目跟风呢?

作为IP孵化和艺术咨询行业的创业者,我将个人知识和经验汇总如下,供企业和品牌甲方、广告公关圈、IP行业从业者、文创领域爱好者分享探讨。

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品牌营销应该怎么办?

90后、00后的消费崛起,使得市场正在变得日趋年轻化。面对这群口味清奇的一代人,传统品牌倚老卖老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过去,通过一个出色的logo、一句动人的slogan、一个动听的故事,传统品牌就可以让几代人趋之若鹜。而与先天带着诸多顾忌的70后、80后相比,95后、00后更没有包袱,更有个性,更有主张,他们不看出身背景,他们不喜欢高高在上、老套固化的品牌形象。同样的产品,谁更加新奇、有趣、有个性、富于变化,谁家的品牌文化与我最贴合,我就喜欢谁,认同谁,消费谁。他们每天都在张扬表达着“这才是我的”、“我跟别人不一样”。他们消费的不只是一件具有功能性的商品,而更看重这件商品背后所蕴含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不断提升品牌的年轻化、时尚化,并在各大竞品种独树一帜,成为品牌营销者的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品牌需要人格化、情境化,用各种新鲜有趣的玩法,让年轻人充分参与和体验。

broken image

什么是 IP、IP营销、IP商业化?

IP(英文全称 intellectual property)即为知识产权。本文所说的IP,指的是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延展性的 品牌形象等知识产权,通过IP授权、联名/跨界合作、出版、衍生品开发、展览活动、影视漫画改编等渠道和形式,帮助 IP 所有者获得巨大的营收。

在形态上,IP可以是:

- 视觉形态:视觉形象、表情包、漫画、动漫、插画、艺术作品、游戏、影视作品等

- 文字形态:角色、故事集、直播贴、小说、剧本等

- 线下活动形态:展览、pop-up、市集、聚会/派对/沙龙、讲座、戏剧/演出、音乐节、艺术节等

- 机构形态:有大量精品内容的机构,如故宫、大英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国家地理、HBO、Netflix 等

- 其它更多形态

IP 的本质是内容。是有吸引力、有延续性的内容。

IP 营销的本质:

过去的品牌营销,尤以汽车、奢侈品、高端护肤品、金融、地产、旅游等高客单价的品类为例,无一不在营造一种高高在上“仪式感”。而IP营销的本质,则是打破“神坛套路”,摘下“一本正经”的面具,更强调品牌与用户之间沟通时的“网感”,通过品牌人格化、内容化,向竞争对手发起粉丝争夺战,让粉丝不用媒介资源调动,自发进行内容创作和信息扩散。

企业/品牌 IP 商业化,可理解为:

- 品牌价值的传递和变现;

- 创造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创意内容和产品(例如:表情包、条漫、绘本、插画、公仔、雕塑、手办等等);

- 创造拥有更大商业想象空间的产品组合(例如:衍生品礼盒、创意市集、艺术节等等)。

以下就以视觉形态IP为重点,分享一下我的知识和经验。

broken image

为什么要做企业 IP?

1. 让消费者快速建立品牌联想和品牌识别。视觉刺激比抽象概念更容易让消费者记住,并形成“条件反射”。视觉意象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让形象与产品/服务发生强关联。比如一家甜品品牌,想要打造清新纯美的品牌形象,他们想了两个名字做备选,一个叫“纯美甜品”,另一个叫“樱花甜品”,应该选哪个呢?显然是樱花甜品,因为“纯美”这个词很抽象,而且没有记忆点,而樱花这个词则很有画面感,并且很容易让销售者联想到“纯美”的意向。如果经常用樱花的形象来做营销,久而久之,就会让消费者见到樱花就想到樱花甜品。

2. 提升商业信息的到达率和接受度。 营销大师费瑞兹说过:“拒绝,是顾客的天性。”而经过萌化的卡通IP形象,则是让顾客卸下防护盾,开启商业信息接收大门的钥匙。在《卡通形象营销学》一书中,作者通过试验证明了卡通形象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带有动物卡通形象的零食,比没有动物卡通的,消费者购买意愿会增加25%左右”。一个普通人发传单和戴上卡通熊头套之后发传单,后者的传单接受率比前者提升了一倍还要多。 “萌”是大多数动物幼崽和大多数卡通形象的共同特征。这种特征非常容易激发任何一种动物基因中携带的亲近感和保护欲,让弱小的婴儿/幼崽通过得到成年群体充分的关怀和照顾,顺利地生存下来。即便是一些看起来“怪萌怪萌”的另类卡通形象,也可以促使我们释放亲近感和好奇心,体验到放松和放纵的快感。总之,萌是触发人们正面情绪的开关,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放松戒备、激发快感,并且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变得更加耐心和专注。而放松、快感、耐心、专注,无一不是提升商业效率的利器。

3. IP更容易聚粉和固粉,为企业已有业务注入强心剂。一个相对独立于商业而存在的IP是鲜活的,有性格的,有态度的,比一家企业、一个品牌更容易聚粉和固粉,IP粉丝经济可以为企业原有业务带来充裕的流量和创收。

4. 解决品牌资产荒芜问题,为品牌创新提供力量。无论是创新企业,还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企业,国内大多企业都面临着品牌资产荒芜的问题。新企业都忙着活下来,忙着快速实现盈利,老企业都认为自己活得挺好的,没必要大刀阔斧地改变,而且改变也很难推行。而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IP项目,则能很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为品牌创新注入鲜活的力量。

5. 实现品牌差异化。2C的品牌就不用说了,老到威猛先生、旺仔牛奶,新到江小白、三只松鼠,无一不是通过IP实现了品牌差异化,提升了品牌好感度和忠诚度,让他们稳坐各自品类的冠军宝座。2B的品牌也在纷纷通过IP寻找差异化路径,米其林就是开山鼻祖。如今有越来越多的2B品牌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发现品牌瓶颈,纷纷在从企业IP上寻找突破口。以往,2B的品牌都在不断塑造自己专业、科技、前沿、锋利、工业感的品牌形象,而现在开始回过头来,在通过IP来“去冰冷化、去距离化”,增强人性化的属性。线下零售业也是一样,一只双向劈腿的美人鱼能被星巴克在杯子上玩个上百年不成问题,为此,收藏星巴克杯子也成了死忠粉的一项爱好。苏黎士的 Tailers Coffee 更是将穿衣和咖啡融合在了一个空间里,并与知名男装漫画 IP —— SlowBoy 联名合作,从室内软装,到餐具,再到衍生品,与这个格调满满的IP做了深入的绑定,甚至每个纸杯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在主题化的线下零售业态和服务场景里,视觉刺激更强,体验感更充分,对品牌好感度和销售转化率的提升会大有帮助。

6. 满足企业文化创新之需。企业 IP 在提升员工归属感、职业环境满意度,维护员工关系、客户关系方面有非常多的用途可以挖掘。举两个例子:a. 绝大多数公司的办公环境都是无聊的,即便是500强企业,福利待遇再好,也鲜有真正能让员工感觉愉悦的办公环境。而动一次装修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还不能经常改动。而企业 IP 则可以用软装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每个月换一次素材也不是问题,轻松划分功能区域、充当导视系统的同时,让整个办公环境充满活力。b. 企业年年定做礼品或者采购礼品送员工、送客户,市场/行政/人力部门花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多钱来做定制化的主题场景创意、选品、和设计,最后也没给员工和客户留下什么记忆点。如果有漂亮的企业IP为礼品付能,不但承载了人文关怀,还传递了品牌价值,这部分预算就花得性价比更高。

7. 衍生品与衍生产业可以为企业攫取新的市场盈利点。如果衍生品和衍生产业做得出色,例如故宫对其IP结构的拆分和IP商业化的布局:故宫淘宝、故宫珠宝、故宫御膳房、故宫文创……,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博物馆这个物理场所的新业态,为企业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和一个非常可观的盈利点。漫威在全球IP授权和衍生品市场上的收益能占到整个漫威营业额的七成,而票房只占到三成而已。当然,一个不以内容IP为核心产业的企业所做的企业IP肯定不能跟漫威这样的IP大鳄相比,但这毕竟是一个比传统领域更有想象空间的全新市场,对企业未来战略布局的意义不言而喻。

broken image

一个成功的企业 IP 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1.人物设定与设计:人物设定上,要与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完美匹配,联想直接,并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设计上,要有辨识度,有独特性。

2.内容运营:不一定要做。但要做的话,就必须有趣、有态度、有共鸣。跟风、蹭热点只是运营手段,但一味的跟风、蹭热点,就会让这个IP失去独立人格。IP之所以成为IP,需要创造自己的“流行趋势”,而让别人去 follow。

3.应用与曝光:与企业 VI 同理,企业 IP 的应用要无处不在,由内而外,从线上到线下,要渗透到所有相关产品和服务环节里。在市场、公关、行政、人力等所有带有人际关系属性的活动力持续刷存在感。

4.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 IP 不是用于促销的“吉祥物”,戴着镣铐跳舞的孩子是没有出头之日。企业IP肯定是为企业而生,但必须把它放在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里来看待。如果处处都把对企业当下盈利状况的贡献值作为企业IP投入的考核指标,就会让这个孩子成为一具木偶,而丧失了IP应有的生命力。

IP 行业有哪些发展趋势?

1. IP家族化。不再局限于单一形象,家族化的设定,让每个形象都对应到目标受众中一个更为细分的群体,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同时,家族化的设定也更容易做有互动性的视觉延展和内容延展。

2. IP轻量化。传统IP的内容运营孵化周期相当漫长,一部漫画至少要更半年到一年以上才能初步具备可商业化的流量,而动漫、电视剧、电影的孵化周期就更长了。表情包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沟通的新型语言,作为轻型IP的表情包具有重量级的吸粉能力,可成为一个快速吸粉的内容形式和宣发渠道。

3. 成人故事卡通化。以前的IP,少儿就少儿,成人就成人,对题材、表现形式、人群的界定分得很清楚。现在的文化艺术创作更倾向于通过“反差萌”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向的客群年龄跨度越来越宽,“小大人、老小孩”才会出其不意。其实这是文学创作的惯用伎俩,最近几年才通过皮克斯、迪斯尼流行开来。《狮子王》、《疯狂动物城》这些都是典型的成人故事卡通化,给不同年龄段的人看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背后对政治和人性的隐喻,很多成人也不一定都能理解。用卡通形态来展现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反童话、反happy-ending、反乌托邦、反男权、反主流越来越成为主流。如果要问“为什么会拿这些题材给小孩子看?” 那就要看看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了。从出生那天起就在互联网和各种触控屏幕环境里长大的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每天都被来自现实世界的信息所包围,深知这个世界的复杂和险恶,想用白雪公主和圣诞老人来糊弄(或者说是欺骗)?这个想法太幼稚!

4. 二维形象三维化。或者说三维设计要前置。信息的爆炸和碎片化,让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无限切割,以及IP市场的繁荣,促使IP所有者在做商业化时,要尽量缩短从精神消费到实景体验消费、物质消费的距离(甚至电影还没上映,所有衍生产业就要伴随宣发进程开始运转和盈利了,因为热度过去的太快了)。所以在做IP形象设计的时候,就要把二维形象和三维形象放在一起考虑和同时设计出来,避免出现有些形象到后期才发现不适合做三维转化的情况。

5. 内容需要持续产出,不断创新,玩转跨界。在这样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原地不动的IP符号很难再有生存空间。要做内容运营,就要持续产出,不断创新,玩转各种跨界。就连《白雪公主》、《魔发奇缘》、《美女与野兽》这样的经典 IP 都要以全新的女权形象重出迪斯尼童话江湖,就连 Supreme、Off-White 这样的宇宙大潮牌都要不段通过与 Nike、Rimowa、LV 等知名度更高的品牌做跨界联名(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容手段)来刷存在感。所有大 IP 都怕被这个世界淡忘,何况一个新生儿。

6. 从借势成熟 IP 到定制原创 IP。以前,甲方都是找成熟的头部大IP来做借势营销,但结果多是企业花钱给大IP做了嫁衣,风头都被IP抢了去,而企业并没留下什么;即便能收割到一些流量变现,这个周期也是转瞬即逝。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去找专业的IP设计和孵化机构来定制原创 IP,让这个 IP 成为企业自有的品牌资产。这样花得每一笔钱都会逐渐转化成为粉丝,转化为认知度、好感度、和影响力,转化成为品牌资产沉淀下来。

broken image

如何打造一个 企业 IP?

下图是 Oritopia山水共和 的企业/品牌IP开发流程,仅作参考(里面每个模块都可以单拎出来讲很多内容,就不在这里赘述)。企业/品牌需要结合自己的特性和需求来制定出合理的IP打造计划,或由专业的IP孵化机构来协助制定。

broken image

IP 影响力怎么考核?

如下图模型所示,企业在做IP布局的时候,可以以这两个漏斗为参考,以半年或一年为周期,对IP影响力的各个维度进行试水,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对IP的考核指标。在重要 campaign 的前后,也可以参考此模型进行指标设定和考核。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IP 有哪些商业模式?

以下商业模式适用于独立IP,不一定都适用于企业 IP,仅作了解。

广告变现——只要有流量。对于所有流量拥有者而言,广告最容易的变现方式。一家成熟的广告代理公司就能帮你对接商机和执行项目。如果业务量足够大,也可以组建自己的广告团队。

商业跨界——要有创意和内容创作能力。比如用ip形象为某些商业品牌定制包装设计,用ip形象为商业品牌合作一个线下展览/活动等等。这对BD能力、创意能力、内容创作能力要求很高,如果能做好,就是借甲方的预算来给自己涨了粉,丰富了IP的立体度。如果自己的团队不擅长,就要找专业的IP孵化机构来操刀,一般对创意、内容、和IP设计师把控能力不强的广告公司是做不了的。

IP授权——要有流量、影响力、BD能力。IP越大,IP授权越简单。如果是头部IP,基本不用思考任何其他变现方式了,躺着收授权费就行了。不是头部IP,就要卖差异化、人群质量、设计和产品开发服务、还有最重要的——性价比。

衍生品开发——要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这个比较难,需要对市场需求、产品卖点、产品质量、定价策略、营销策略等等诸多环节有十足的把握, 还需要有健康的现金流投入到大货生产中。

展览/活动——要有流量和影响力、活动策划能力。可以把活动方案整体卖给地产商 / 品牌,或者门票+衍生品销售分成,搭建和执行找外包。比如 Line friends 在朝阳大悦城做展览一个月的门票收益能达到200-300万。

游戏开发/游戏联运——要有流量和影响力。自己开发和推广游戏太烧钱了,授权给知名游戏厂商才是捷径(但前提是你足够有影响力),或者找合作伙伴做游戏联运。

影视开发 / 影视改编授权 / 剧本版权交易——要有优质深度内容。比如最近热映的《快把我哥带走》,就是用快看漫画的头部漫画改编的电影IP,也是快看漫画的第一部影视变现作品。自己做影视开发难于上青天。如果你有很棒的故事、小说、漫画、剧本,可以授权给专业的影视开发公司。不过影视开发公司是很快就启动项目,还是屯到天荒地老,那就要打个问号了。

broken image

该图片来自站酷:https://www.zcool.com.cn/work/ZMjI4Mzg4MDg=.html

在 IP营销 / IP商业化过程中,如何避免让粉丝反感?

IP产生商业价值要具备以下两个要素。如果把这两个要素运用得当,消费者不但不会对营销活动方反感,反而会激发极大的参与热情和主动传播的意愿:

1.让IP人性化,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小黄人之所以在全球过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源于“蠢萌”的人物设定做得成功。在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中,小黄人第一次出镜,当时他们只是一群连名字都叫不全的小配角。但他们集结了几乎人性中所有的缺陷与优点:他们是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坚信跟着大佬有肉吃,他们是大佬作案的帮凶,他们有事没事都互相怼,笑点还特别低,智商不高,情商嘛就更别提了,行为举止还很粗俗;与此同时,他们同情弱小,关键时候他们团结友爱,大义凛然,拯救朋友于水火之中。这种人畜无害的“蠢萌”人设极大地拉近了IP与观众的距离,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小黄人的衍生品在全球大卖。

2.将IP粉丝经济与体验式消费相结合。小黄车x小黄人大眼萌的跨界合作,就是粉丝经济与体验式消费相结合的典型案例,而且贴合度天衣无缝。接二连三的小黄人大电影激发了人们对这群人畜无害、萌死人不要命的小怪兽无限的喜爱,甚至想要得到他们的欲望。正愁这些欲望无处释放,小黄车就跟小黄人来了个措手不及的跨界合作,让你开心地骑着被小黄人装扮的小黄车,还不忘拍照发朋友圈,心甘情愿地一边花钱,一边为小黄车做了城市移动广告+社交媒体UGC广告。

broken image

企业 IP 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市场机遇,但如果没有想清楚就花钱上马,不但会让预算打水漂,还会挫伤企业在IP营销方面探索的热情和信心。企业 IP 并不是找个便宜的外包设计师做几个卡通形象那么简单,其打造与孵化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来操刀。企业管理者在做这个决策之前,首先需要对 IP 营销的本质和 IP 的商业逻辑做一下较为全面的认知;其次要想清楚通过打造企业 IP 最终想达到什么目的,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去咨询一下有品牌营销经验的IP孵化机构,或者有IP营销经验的品牌咨询公司,是否适合做,如何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最后再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品牌建设方面的预算等等),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作者:叶飞 - Oritopia山水共和 创始人
写于2018年8月9日

联系方式:

+86 159 1063 1709

Yefei@oritopia.com

Previous
Next
 Return to site
Cookie Us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security, and data collection. By accepting,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Learn More
Accept all
Settings
Decline All
Cookie Settings
Necessary Cookies
These cookies enable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ecuri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These cookies can’t be switched off.
Analytics Cookies
These cookie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help us discover errors.
Preferences Cookies
These cookies allow the website to remember choices you've made to provide enhanced functiona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ave